2017.12.06
浏览量:
图一 杨柳青老师讲解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流程
图二 老师们指导学生工作
图三 学生分组处理审计单位财务数据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作为审计学专业重点课程改革之一,强调基于审计岗位的工作流程,重新梳理课程内容,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审计实务工作结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本学期,审计课程中心杨柳青老师调整审计专业1501班《审计学原理与实务》授课方式,将前期产学项目的真实审计业务转换为课堂内容,课程的授课地点由教室改为审计工作室,其目的通过引入真实审计项目,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审计实务工作中的具体内容。2015级同学们也是第一次进入审计工作室,对于工作室的环境设施都赞叹不已。
上课前,杨老师精心准备被审计公司的财务数据、科目底稿、调整事项等课程资料,以备学生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相关业务。课堂上,老师先讲解了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流程和注意事项,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实际操作。整堂课学生们思维活跃,勇敢提出问题,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一堂课的时间匆匆过去,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要求多点时间把审计底稿的内容全部做完。本次课程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学生纷纷表示希望多开展类似审计项目实践课程,不仅可以实践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上的内容和审计方法,同时锻炼了Excel在审计工作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通过本次课堂,授课教师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夯实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务案例切实做到实践式学习,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审计课程中心秉承应用型办学理念,将产学项目引入课堂,根据审计业务流程梳理课程内容,将理论学习与审计实务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课堂参与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课堂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观。同时,审计工作室的建立与使用,使学生们能够真正接触审计实务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切实落实学生们在校期间作为审计专员所需具备的任职能力,为开展应用型教学提供了平台。
审计课程中心杨柳青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