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3
浏览量:
为构建具有应用型特点的课程体系,在保证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前提下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会计学院整体教学实力,分院在课程建设总目标的指引下持续探索课程质量改革。目前,在 “一套体系,两支队伍,三方满意,多方探索”的课程建设改革思路指引下,会计学院的多项创新思路已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套体系: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会计学院在持续推进产学合作,提升产学合作水平的推动下,坚持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根本,积极创新课程观,建立基于质量、效益与发展视角的课程标准,构建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从顶层专业设计角度,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职业能力提升角度的编制上。
两支队伍:行业师资与专任师资的有效融合
在组织保障上,会计学院成立由行业资深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委员会,统筹安排会计学院课程建设规划的编制,负责其课程与教材建设、精品课程的布点、建设方案、组织实施、方案实施等工作。课程建设委员会是课程建设评价的组织决策机构。同时,在具体实施中,《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各重点课程小组在具体运作中都配备了相应的专任师资与行业师资,实现两类师资共同协作,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优质教学信息的及时更新。
三方满意:课程建设总体目标的清晰定位
会计学院的课程改革是定位于企业、学生、分院三方面的和谐共荣。行业信息的及时传递得到用人单位对分院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给予高度的肯定,对未来发展的清晰定位使学生增强了自身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分院实现了品牌建设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多方探索:课程建设的多维持续推进
1、应用性课程平台构建
会计学院依托现已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知名企业,如中兴通讯云服务中心、华德诚会计师事务所、用友新道等企业,对财务类实训课程的授课内容实现深度改革,萃取企业需求和人才思路,将思想融合进课程建设中,如“中兴通讯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等,让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分院还在积极探索创新课程的研发工作,如和广州福思特联合开发的《财务管理》软件。
2、共享课程与标准化考核相结合
一方面,依托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按照“创课”构建思路,会计学院完成对两门专业核心课《会计学原理》、《管理会计》网络课程的搭建,方便课程资源的高效与重复享用;另一方面,会计学院采用引进的“网中网作业系统”,完成《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十门主干课程的师生线上沟通,过程考核与节点考核双结合的测评改革,实现了对现行财务类资格证书考试的有效对接。
3、双语课程的持续推进
应对国际化职业转变,会计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办公室对国际合作项目专业双语课程进行梳理,搭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现已实现《Management Accounting》、《Financial Management》、《Financial English》等全英文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并逐步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实现双语教学,同时,按照财务类重证书的特点,依托各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对证书类课程实现完整有序嵌入,全面提升双语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
会计学院在分析近年落实“产学研”目标多项举措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教师的思想碰撞,对已有课程改革工作的一些思考与总结。会计学院一贯以务实为工作风格,而今,走出校园融合社会的会计学院,通过课程改革和各项产学合作的持续推进,正在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与各行各业加深合作,正如“美酒出深巷”,分院的教学品质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各界形成良好效应。
会计学院教研室 供稿 /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