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浏览量:
2021年11月10日上午,会计学院实训中心2021—2022年第一学期实训课程中心公开课在C-006如期举行,实训课程中心郑娟老师将《财务信息化工具与应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改革,结合线上慕课资源,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特点及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一场公开课展示。实训中心副主任杨徐馨、吴永超、赵欢、吴楠、杨瑞、吴想老师参加并听取了此次公开课。
图一:公开课现场
在《财务信息化工具与应用》公开课上,郑娟老师以回顾、总结、分析、实践四步为课程设计关键词。在课程回顾环节,郑老师引导学生从理论+业务的角度来回顾之前课程中进行的集中采购、预付定金的销售两笔业务,集中采购环节与销售业务在整个ERP的业务模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熟悉业务场景及相关单据,让学生能够从业务的角度去理解财务,从业务的出发点去思考供应链相关理论之间的关联。在课程总结环节,郑老师以10个经典ERP理论例题为抓手,一方面检验学生在线上课程学习效果,一方面理论联系实践,将ERP综合实训课程中的重难点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另一方面,从供应链的角度,在流程重构、流程再造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希望学生能够建立整体性思维,在业务操作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融会贯通!在课程分析环节,郑老师以日常业务中最繁的集中销售为例,该案例牵涉到组织内外部结转,出入库核算等众多业务操作,流程涵盖供应链及成本核算等模块,是最容易出错的一个业务。郑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业务责任主体,以及业务流程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运用业务思维来进行实践操作。以四个单据的生命线为基础,引导学生将相关单据的流转及业务关系梳理清楚,在进行业务操作。有了前面的总结分析,后面的实践操作学生才能理顺关系,分清组织和业务主体。实践操作结束之后,及时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运用visio绘制流程图,理清楚集中销售业务中各组织之间的关系。
图二:课程主要内容设计模块
郑老师的课堂善于激发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讨论热情,让学生们养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辩式学习思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际案例操作来揭开理论学习中的困惑。欧亚学院秉承“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的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初衷,会计学院通过课程体系重构,不断探索课程建设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融合。
图三:课程中心教师认真听课学习
财务信息化工具与应用课程是课程重构后针对20级新生讲述的一门实训课程,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针对不同专业差异化选择讲述内容,定制化设置课后作业,以质量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审辩式思维为内在动力,做好教学设计,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方式,建好这门课程,服务更多学生。
会计学院的课程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以战略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学校建设方针,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时把握会计学科最新信息化改革动向,试图打破固有课程建设“天花板”,倡导新课程建设中的课程重构工作。
郑娟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