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0
浏览量:
实施教学创新是培养高质量、复合型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审计学专业面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积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开发具有应用型和创新型特点的专业课程,对面向2020级审计学专业大数据风控方向学生首次开设的产业包课程《大数据风控模拟实践》进行了深度开发与改革创新,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基于OBE理念反向进行课程设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金蝶大数据智能风控实验室,采取“理论学习+软件实训+项目实践”的模式,引入最新智能风控软件和实务案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学习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预测和控制企业风险,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加速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时代加速了企业的信息科技创新,随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或开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风控能力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纷纷积极转型,搭建全新的智能风控系统,风控人员能够更精细化、更有效率地为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更早的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更为精准的评估与应对。大数据智能风控作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在风控业务中的应用,受到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关注,而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也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在此背景下,《大数据风控模拟实践》课程以“科技赋能,智慧风控”为主题构建了风控数智化蝶变之路。
【理论先行,夯实基础】
课程伊始,《大数据智能风控》教材的作者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程平教授为同学们录制了课程导言,对课程开发的背景、风控行业前沿、课程框架设计、大数据智能风控发展趋势、课程学习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度分享。程平教授指出,通过学习大数据风控课程,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大数据智能风控的应用场景,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构建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理论模块涵盖了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理论、风险的概念和特征、企业风险管理概念与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流程、数字经济下企业风险的转变、大数据智能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企业实施大数据智能风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数据智能风控技术框架以及典型应用场景、大数据智能风控实训平台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理论。
通过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熟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基础,理解大数据于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熟练掌握企业典型风控场景的业务流程梳理、风险及因素分析、风险评估指标设计、智能风控模型设计与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数据仓库构建、特征提取、智能风控模型应用,在此基础上完成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结果可视化、风险评估报告输出和智能风控模型结果分析,以此在财会审领域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风控咨询、应用与实施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
【仿真实训,风控场景】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出于对大数据智能风控人才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加大实践操作部分的比例,在源头培养财会人才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实践操作能力,以便应对新时代下的多种挑战。课程引入了金蝶大数据智能风控实验室,实验室使用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企业级平台,在企业级Saas云市场占有率第一,服务于众多知名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同时,为保证实训实习质量,整个教学在信息化、可视化教学管理调控下,对实训的全流程进行了优化和升级,通过教学平台全程监控所有经营数据与行为记录,同时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提升了实训实习教学的质量。
金蝶大数据智能风控实验室可随时随地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挖掘分析,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构建仿真的企业风险管理实训环境。实验室涵盖了大数据采集、处理和挖掘算法,OCR、语音、NLP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紧接最前沿财务应用,上机实训案例均来自真实的企业应用场景,将企业内部风险管控中涉及的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资产管理和报表分析中的风险管理等专业课程予以模块化、系统化、具体化,及时吸收和更新成熟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行业领先企业的实践流程,通过讨论研究性题目的设定,强化学生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及风险管理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模拟实践,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模拟训练法侧重于对开发和运维操作技能和反应敏捷的培训,把学生置于模拟的企业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反复操作、反思与创新,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风险管理的知识体系,具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了解前沿技术,并培养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掌握企业的关键业务风险指标体系构建、财务关键风险指标体系构建、风险预警等内容,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结合行业与企业管理特点,提出改善和优化风险管理措施的能力。
通过依托金蝶大数据智能风控实验室开展企业管理实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人才需求预测、用人单位职业能力评价作用,缩短高校育人与产业需求的差距,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行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专家授课,校企协同】
会计学院审计学专业坚持实践教学全面育人的传统,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完善了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实现科研教学资源共享、校内校外结合,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协调与全面发展。在《大数据风控模拟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丰富校外实践教育环节,坚持“走出去”实践模式,采用企业导师授课、企业参访与移动式课程、企业真实项目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大数据风控的概况、逻辑体系、管理工具、工作模式,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实务工作中进行大数据风控的实践技能。
在企业导师授课环节,审计学专业邀请到了建筑行业央企的财务专家为大数据风控方向班的学生授课,主题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企业风控管理”。财务专家围绕主题,从内部控制、财务风险规避控制、新要求下的风险管理、集团企业风控建设、大数据与风控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了新技术环境下企业如何开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
在企业参访与移动式课堂环节,审计课程中心何斯佳、吴燕妮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中铁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交流学习,企业专家们围绕财务管理制度流程与风险防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风控人才招聘条件及在校学生学习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学习,并就学生实习事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此次企业参访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拓展专业发展思维,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企业内外部审计、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风控业务中,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或应对复杂经济环境时,能够审慎应对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内化与实践应用能力。
在企业项目实践环节,审计学大数据风控方向班的同学即将前往航空工业集团某公司进行实习实践,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的表现与收获!
会计学院审计学专业将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和2023年度重点工作,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为指导,明确新一轮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思维习惯与知识结构,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为指导,贴近财会行业与产业需求开展课程改革创新与教学范式转型。同时,持续拓展高质量实习实训基地,提高运营成效,促进高质量实习向高质量就业的转化,在动态实践过程中构建高质量新型育人模式,持续提升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质量。
文/审计课程中心 何斯佳